新村女孩出任槟州行政议员
作者:拿督斯里 章瑛
大山脚妇女权益醒觉协会 创会人
从新村走出来的女孩
我出生在彭亨州吉拉央新村。村民大多以割胶为生,每天凌晨两三点摸黑进胶园,日复一日。望着这样的生活,我暗下决心——不要像村里大多数女性一样,困在贫困与命运的循环中。
因此,小学时我的志愿是当老师,希望通过教育走出新村,找到不一样的人生。
新村偏远,教育与资讯匮乏。即使到了中学,我对政治仍一无所知,更没想过,有一天自己会踏上参政之路。命运却在不经意间,带我走向了槟城,也开启了完全不同的道路。
一妇当关
1995 年大选,槟州行动党惨败,全州只剩下我在峇都兰樟守土。
我成为议会中唯一的反对党议员,被称为**“一妇当关”**。
那是党最艰难的岁月——连续三届大选,行动党在槟州仅存一个州议席。
孤身一人,我学会了承受孤独,也学会在逆境中坚持。
峰回路转
2008 年,政局翻转,行动党联合盟党执政槟州。
但在最后一刻,候选人名单调整,我继续竞选国会议席,与州政府擦肩而过。
2013 年,我受委竞选巴当拉浪州议席,终于重返阔别十多年的州议会。
这一次,我不再是孤身反对派,而是以政府前座议员的身份回归。
那一刻,我深深体会到:守得云开,终见月明。
从发声到施政
在野时,我的职责是敢怒敢言,为民发声;
进入执政团队后,我学会了如何制定政策、改善施政,推动安居乐业。
我在州议会的首次演讲,聚焦两大议题:
一是赋权女性——尤其职业母亲,呼吁政府设立托儿所与安亲班;
二是治水问题——为受水灾困扰的居民寻找长远方案。
在国会任期内,我担任行动党妇女、家庭与社会发展事务发言人。
多年来,我对女性权益的坚持,让朝野议员都留下深刻印象。
推动女性参政
2013 至 2023 年,我在槟州行政议会服务十年,推动多项性别平等政策:
- 性别敏感财政预算 与 性别包容政策 ——目标是让女性在各层级决策岗位中占至少 40%。
- Sidang Wanita(女性议会) ——鼓励女性参政与公共事务参与。
- 妇女与家庭发展委员会(全女班) ——在社区培训女性领袖,提升基层影响力。
疫情期间,家暴案件激增,我带领州政府制定 “安全家庭政策”,并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培训义工、设立支援站,协助受害者渡过难关。
这些举措让槟州成为全国推动妇女赋权的先行州。
遗憾的是,我未能在任期内实现“州议会女性代表达 30%”的目标——但这仍是我心中最想继续完成的使命。
教训与体会
我在 1995 年成为行动党全国中委会首位女性成员,
1999 年成为首批女性国会议员之一。
多年努力之后,党终于落实“中委会 30% 女性代表”政策。
然而,当政策真正落实时,我却已不在其中。
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:
政治,不只是埋头苦干,更需要策略与格局。
在野与在朝,游戏规则截然不同——但初心,不能改变。
新村女孩的脚印
从彭亨州的小村庄走出来,我从未想过,
有一天会踏入国会、进入槟州的决策核心。
全国拥有如此完整参政历程的女性,屈指可数。
我的故事或许能成为后来者的借镜:
出身卑微并非阻碍,只要心怀信念,愿意坚持,
再渺小的新村女孩,也能在国家历史上,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。
—— 章瑛
 
				